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发表于:2025-05-06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5月06日,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
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茶道
发展
佛教
寺庙
思想
佛门
僧人
名茶
哲学
哲学思想
清规
茶文化
高僧
百丈
活动
相辅相成
上千
世界观
僧众
内涵
东江楚云仙红茶
古树茶庄
大树茶
大树茶庄
古树茶和大树茶的区别
金骏眉茶是否需要在冰箱保存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砖
刮风寨普洱茶
几千块的龙井和几十块的龙井区别
铁观音兰花香纯手工
冰红茶质量问题
古树红茶语录励志
橙皮柑普洱茶是否与橙皮一起喝
青少年可以长期喝红茶吗
痈风喝菊花茶有什么作用
嗓子有黄痰能喝菊花茶吗
昔归日照时间
西安普洱熟茶教科书新书发布会
灵芝菊花泡茶喝有什么问题吗
桑葚叶子泡茶什么味道
野菜白毫水饺
祁门红茶300元一斤如何
茶红茶
一片红茶菌可分几块繁殖吗
老味茶能下火吗
肉桂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
原叶茉莉茶
红糖姜茶砖熬制火候
全国菊花茶批发市场
铁观音茶适合什么温度
感冒能喝菊花茶吗
长期喝黑茶的危害百度
8年以上的普耳茶
香港楼上糯香小沱茶
喝白菊花泡茶伤肾
潽茸熟茶口感
福鼎白茶牡丹饼口感
黑茶和红茶一起喝好吗
贡品茉莉花茶价格
梨子百合菊花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