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列表
-
唐宋明清四朝代不同的饮茶方式
唐以前的饮茶,属于粗放煎饮时代,是或药饮、或解渴式的粗放饮法。到了唐宋以后,则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以至形成了绵延千年的饮茶艺术。至宋代时,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发展成了"斗茶",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性品茶的阶
-
茶艺茶道
茶人行茶事、饮茶,诚意正心,祛除杂念,万缘放下,心中空荡荡,声闻俱息,过影不留,了无一芥,达到心清意正,抱着一期一会的态度来办理每一次的茶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
-
闽南茶道茶文化的精华
为闽南茶文化精髓的闽南茶道,闽南茶道保留着古中国的茶道。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是茶艺,它包括:环境,茶叶、茶水、茶具、火候。而做为闽南茶文化精髓的闽南茶道已经具备以上的五点要求。第一、环境茶道讲究品着佳
-
茶道发展史纲
茶道是以修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
-
唐代茶道
"茶道,是一种对饮茶习俗、方法的规范,通过联结友情,品味人生、观照人类社会自身,是文人茶道的特色;饮茶过程中超凡脱俗的宁静是寺院僧侣茶道的特色;体现表演性、等级性、亲和性是宫廷茶道的主要特色。因此在唐
-
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
-
心静茶道
茶本就是文雅之物,国人饮茶更是早已脱离了解渴的低层次需求,在饮茶上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道,一种情趣,一种境界。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于是,很自然地禅与
-
禅茶研究,茶艺之道
茶人应有的典范,智、仁、勇、诚等四种基本德目,与佛家所强调的"般若思想、菩萨精神"的意义是不谋而合的。本文阐述从茶艺的学习中展现人的外在生命以及人类本有的觉性开发的相关性。科技昌盛,经济繁荣,伴随而来
-
一杯禅茶
茶的世界,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把它叫做醒的世界,清醒的世界,是醒乡。而酒的世界则是醉的世界,是醉乡。从酒的世界到茶的世界,就是从醉乡带到醒乡,从醉的世界带到清醒的世界,从烦恼的世界带到菩提的世界。茶品
-
茶禅一味 茶禅顿悟
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禅林公案中,茶与佛教的开悟顿悟相通达,终于发生了根木性的转变。1、"吃茶去"中禅意深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
-
茶禅一味与平常心的相和
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备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养成是和茶禅一味相和谐的、相协调的。而平常心的倡导,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禅宗的"一华(花)五叶",孕育开放于唐宋时代,而它生根建基的上壤乃是"
-
听茶品禅
友人喜欢喝茶,有一次我问他:你听到过荼的声音吗?听到过它在澄澈的水中穿透丝绸般的下滑;听到过它在沉浸时的舒张、绽放,听到过它倾吐的阳光、绿色和花朵的消息吗?友人笑我痴于禅之玄思冥想,不知品茶之道;我笑
-
禅意绿茶
梵音起,没有净手贡香,我依然是那个徘徊于佛门外的孩子。呵,"孩子"!多么可爱又久违了的字眼。是的,每个未成年乃至成年的人,乃至耄耄老者,都是慈悲观世音菩萨法眼里的孩子。不只是我们人类,一切有情生命,也
-
云南茶叶的起源
我国战国时期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世界上最早有关茶事的文字记载。神农距今不过四五千年历史,神农当时只是发现了茶,这还不是说茶的起源。近代专家学者们,
-
茶艺的缘起与成长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为茶道、茶礼的。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从《封氏闻见记》中可知,唐时茶道
-
茶道一词词源
封演是唐天宝至贞元年间的学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茶道名词。在唐以前,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所说,称茗饮者"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喝茶就和煮菜喝汤一样,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茶道。至唐代中期,自陆羽《茶经》面
-
茶道心境
玄虚、造化的思想,指向的是自然、社会、人生的法则。自然的演变没有终极,但总是返本还原,不断焕发生机,因此人生的追求,贵在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而非登峰造极。相比之下,禅宗指向的则是自我的心境,想要勘破
-
禅茶一味:佛陀的生涯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历史人物。例如,释迦牟尼佛的生涯并不是在降诞至圆寂的八十年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换言之,在释迦牟尼佛降诞之前的过去世生涯中,就已经开始了成就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准备阶段。因此,释
-
茶艺类型与特色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中国人品茶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利用了茶的自然属性,而且认识了茶的精神属性,饮茶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茶艺类型多样,以其主导阶层和艺术性质来分有文人茶、禅师茶、富贵茶、仕女茶、工夫茶
-
不尽的茶与禅
茶、禅合一的茶道,也是一种禅门艺术,自然合乎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这七种特质。因此,把这七种特质,视为'侘数寄'的注释,应该是恰当不过的事了。被尊为日本'茶圣'的千利休,为了表达他